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水暖阀门网 > 水暖·卫浴

福建河南四川多家卫浴企业发出涨价通知

2016-11-16      
核心提示: 【水暖阀门网讯】据有关数据显示,近期与卫浴行业相关的原材料,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例如:玻璃涨价40%,塑料涨价30%,铝材涨价30%,钢铁涨价30%,运费涨价33 6%,不锈钢爆涨40%……除了价格疯涨的原料外,

    【水暖阀门网讯】据有关数据显示,近期与卫浴行业相关的原材料,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例如:玻璃涨价40%,塑料涨价30%,铝材涨价30%,钢铁涨价30%,运费涨价33.6%,不锈钢爆涨40%……除了价格疯涨的原料外,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提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

    企业提价10%抗压

    近日,福建辉煌水暖发布了一份产品调整价格的通知。该通知内文表示,由于最近市场上原材料黄铜、不锈钢及其他辅助材料和包装、运费等价格迅速猛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影响了正常的运作。辉煌水暖公司决定:从2016年12月1日起上调产品价格,在原供货价的基础上一律上调10%。

640.webp.jpg

    除了辉煌水暖外,摩西卫浴有限公司近日也发布了一份调价函。调价函内表示,由于近期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造成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摩西卫浴决定于2016年11月20日后产品价格上调10%,11月20日后接到订单产品的价格均按照调整后的价格核算。

640.webp (1).jpg

    除了福建的卫浴企业发出涨价通知外,河南和四川等地的部分卫浴企业近期也发出了涨价通知,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在近期对卫浴产品的价格进行一定幅度的上调。

    铜、不锈钢、玻璃等

    原材料价格齐齐上涨

    据某期货公司介绍,受到美元走弱,以及国内整体商品多头氛围推动,铜价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沪铜(45210, -420.00, -0.92%)更是由于人民币贬值因素,跃升至年内新高39560元/吨。此外,铜价上涨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供需不足引发的。有资料显示,10月下旬开始,上期所铜库存和保税区铜库存双双回落,10月国内精炼铜产量为65.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5.8%。

640.webp (2).jpg

    11月7-11日期间,国内现铜价格上涨的趋势呈直线飙升。数据显示,上周初平均铜价为39890元/吨,周五平均铜价则为44900元/吨,上涨5010元/吨,涨幅为12.6%左右。

    不锈钢

640.webp (3).jpg

    从相关数据来看,11月份的上半个月,不锈钢价格涨跌指数全线飘红。此外,11月1日当天,不锈钢价格指数为693.21,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上涨5.72,涨幅达0.83%。其中304/2B不锈钢的价格在无锡地区为14700-15200元/吨,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每吨上涨150元;而佛山地区的不锈钢价格则为14700-15300元/吨,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每吨上涨100元。由于钢铁厂11月份采购高碳铬铁的价格再次大幅上涨,导致无锡、佛山等地区不锈钢报盘呈延续上涨趋势,部分钢铁厂减产,钢贸商持货惜售。

640.webp (4).jpg

    铝材

640.webp (5).jpg

    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沪铝已涨近31%,而10月更是大涨近15%。对于上涨的铝价,有业内分析师称,“2016年四季度,国内铝消费增长动能进一步减弱,同时在铝材出口增速较上年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铝消费增速或将进一步下降,市场供应格局逐渐向过剩加剧。”

    成本不断上涨 

    企业生存空间再受挤压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五金企业的感受最为明显。水口一卫浴厂负责人说道:“现在做不锈钢水龙头越来越难,10月份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不锈钢涨了两次价,最高一次涨幅度达到500元/吨,不锈钢一天一个价,不到半个月,一个水龙头成本无形上涨3-4元,现在水龙头批发的利润还赶不上增加的成本。”

    原料价格上涨,除了花洒龙头生产受到影响,马桶也是难逃一劫。佛山某卫浴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生产马桶所需的白泥、铝矿主要是从外地运进来的,每吨的运费上涨了三四十元。这样算下来,一个马桶成本比之前多了10%-15%。“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之下,各地市场供大于求,我们也不敢贸然涨价,只能通过另外一些方式,降低成本,内部消化。”该负责人说道。

    而对于运费的上涨,四川另外一家卫浴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自从运费上涨以后,厂家的日子越来越难捱了,“现在从山东发货,物流成本比之前上涨了10%左右,采购成本也上涨了10%左右,批发的利润还赶不上增加的成本。如果不想办法降低成本,根本就做不下去。”

    原料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小幅的涨价对产品的销售也需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从卫浴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来看,中小型企业为了去库存不得不在激烈的竞争中打着“价格战”,由此导致的企业生存空间一减再减,最后到消失甚至是负增长。(据厨卫画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