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水暖阀门网 > 天下阀商

大手笔描绘新画卷 华夏阀门斥资3000万元添置新设备

2011-05-19      
核心提示: 【水暖阀门网讯,华夏阀门报道】2011年5月18日,华夏阀门锻热制造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8吨自由锻项目经过前期调研、反复论证、精心组织、高效设计、合理安排、安全施工等阶段,历经了259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终...

     【水暖阀门网讯,华夏阀门报道】2011年5月18日,华夏阀门锻热制造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8吨自由锻项目经过前期调研、反复论证、精心组织、高效设计、合理安排、安全施工等阶段,历经了259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迎来了今天的全面完工和“开锤典礼”。在开锤典礼上,华夏阀门董事长、总经理彭张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概要介绍了的8吨自由锻项目的决策、实施、安装过程,代表公司向辛勤工作、艰苦奋战的全体干部员工表示祝贺和感谢。

      9:58,彭总按下8吨自由锻开锤按钮。这时,只见厂房内炉火熊熊,重达2吨的烧得通红的钢锭在重达40吨的取料机的牵引下,从炉体进入巨大的8吨自由锻锤砧。气宇轩昂的“大力士”8吨自由锻胸襟舒展、豪情顿放、举重若轻,与钢锭“亲密接触”。挥手之间,其势如气贯长虹,红彤彤的锻件便亭亭玉立于众人眼前。8吨自由锻与钢锭的撞击声更是声声入耳,在现场的人们听来,就是一首蕴含希望的曲调,它承载着华夏阀门人的梦想,更寄予公司更高更快发展的希望。这令人欣喜的一幕,让参加开锤典礼的人员发出了由衷的掌声与喝彩。

在春天萌芽,在秋天决策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企业,拥有先进的制造设备,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把拥有高、精、尖的设备作为发展公司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仅最近几年,公司就为阀门制造先后投入上千万资金,添置了数控车床、精密车床、2.5米立车、仿形车床、36T及5T水压泵台等设备,对锻热制造部的加热炉、3T锤等进行了大修与改造,使公司拥有了业内最先进的制造装备100余台(套),有着较强的机械加工、锻造、焊接、热处理、氮化和装配能力。

      但是,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架构的调整,公司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公司现有锻造设备能力不到4000吨,且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几大客户的订单,对其它市场的订单根本不敢大张旗鼓的接,一年因此而丢掉的订单多达两、三千吨,产值约4000万元。

      一边是订单的争夺非常激烈,另一边是公司可以拿到订单但因设备能力不足等原因不敢接,这其间巨大的反差的日益加剧,让华夏阀门的有关领导坐不住了,如何解决这中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务之急。公司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只有企业生产设备得到优化,生产规模得到扩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才能得以提高,才能打造出真正强势的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真正把企业做强做大。如果不漂亮地迈出这关键性的一步,就会被残酷地踢出市场。

      购置新的生产设备开始提上议事日程。2010年四川自贡的二月,正是冬去春来、乍暖还寒的季节。坐落在自贡大塘山的中国电站阀门的领军企业———华夏阀门有限公司,在刚刚过完春节上班的时候,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关部门部门负责人就聚在一起,召开“诸葛亮会”,研讨上新设备的问题。从这第一次会议到这年8月的最后一次会议,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大家围绕上新设备的问题反复商讨,反复论证。

      在充分尊重大家意见并权衡利弊的基础上,9月1日,彭总一锤定音:根据公司厂房条件及现有的市场情况,公司自筹资金3000万元新上8吨自由锻项目,包括新增8吨自由锻一台,5吨锻造操作机一台,8吨进出装机一台,天然气加热炉2座,冷却循环水池1座,厂房400平方米。8吨自由锻作为目前锻造工业最好的设备,特别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新设备一经安装投产就能变成“看得见、摸得找”的生产力,年设计能力为5000吨,产值1亿元,能源利用率可以达到95%以上,可以说既经济,又环保。

      同以往几年的投入相比,一次性投入3000万元添置新设备,这对于华夏阀门来说,堪称是成立以来的最大手笔。依托高新设备实现华夏阀门腾飞的梦想和理想,就从这里开始了飞翔。
    
      2010年9月1日,华夏阀门成立了8吨锤项目实施小组,公司财务总监葛勤毅任项目总监,负责整个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资金保障;锻热制造部章翎任组长,全面负责项目工作;锻热制造部副部长张荣生进一步了解掌握当今8吨自由锻设备的相关信息。另外,小组成员张荣生、王政权、谢强、赵和清、罗泽民、刘声义等也有明确具体的分工。

      2010年9月10日,董事长、总经理彭张平彭总签署了8吨锤项目实施计划,至此,该项目工程正式全面展开。

      8吨锤项目实施小组全体人员本着对企业负责、对项目负责的精神,团结一致、开动脑筋、群策群力,对项目的每个工作都进行细致的论证、精心的设计、有效的衔接和协调:

      热锻造生产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迅即展开。

      2010年9月11日,完成了8吨锤及辅助设备的调研。

      2010年9月13日完成了8吨锤及辅助设备配置清单。

      2010年9月14日项目组与动能公司讨论并通过了线路改造方案。

      2010年10月12日完成了所有设备的商务招标工作。

      2010年12月12日完成了项目土建招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8吨锤设备制造的精度和质量,项目组对8吨锤进行了设计论证,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了3次飞检。

      锻热制造部部长章翎作为项目组长,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在计划制定、各项工作衔接、协调临时抽调相关专业人员参与项目;向公司汇报项目进度等情况上面。同时,章翎还负责设备制造过程控制、设备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市场衔接及生产调整、项目综合验收等工作。

      作为分管设备的副部长,张荣生肩上的担子不轻。他和其余的二十余人(次)在以后的时间里,几乎都处在马不停蹄地奔忙之中,先后前往成都、重庆、无锡、太原等多个省市的8家生产厂家和使用了8吨自由锻设备的厂家进行考察,收集8吨自由锻设备及辅助设备厂家的资料及业绩,编制考察报告,确认8吨自由锻设备及辅助设备的招标厂家名单,联系入围设备厂家到公司现场勘察,收集入围设备厂家提出的技术方案及辅助设备清单,对厂家提供的技术方案、设备清单做出评价、修改并形成公司采购技术配置清单,与入围厂家达成一致并形成正式技术协议,与入围厂家签定技术协议,制定加热炉设备技术参数清单,请各制造厂家提供最优的制造方案,并会同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对选用的炉型结构和加热烧嘴与制造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并形成定型方案,大锻车间工艺布局方案以及专家及有关人员的可行性、安全性评价……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且时间紧迫。5吨操作机和10吨装出炉机的生产设备厂家远在山西太原,项目组张荣生、刘声义等先后2次赶赴山西进行设计论证和制造过程巡检。特别是去年12月,张荣生和刘声义、刘会平去山西审设计图,由于重庆大雾飞机推迟起飞,到达山西已经凌晨3点多钟。冬天的山西异常寒冷,三个人在宾馆里连床都没有睡热,第二天一早就到了供应商单位开始工作,第三天就按照计划回到了自贡。

      在招投标环节,山西、华东、贵州、重庆、四川的供应商纷纷赶来,希望为华夏阀门提供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公司采购部赵和清在紧张的日常工作的同时,抽出时间和精力,制定招标规则,提出商务条件,提供制造厂家报价资料,组织财务、专家、有关人员参与对技术和商务的开标评判等。经过严格的程序,最终,8吨自由锻由德阳中联科技有限公司中标;5吨操作机和8吨装出炉机由山西太原忻州意达公司中标;而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蓄热式加热炉技术的2台加热炉由重庆沃克斯公司中标。

      新设备到位后用电量将大为增加,预计每天将增加700个千瓦,公司锻热制造部原有的配电房显然不能满足负荷。公司财务中心主任谢强承担并如期完成了联系东方能源编制电线杆搬迁方案、做出水电气能源改造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评价安全性、可行性等结果的工作,为新设备的安装和正常使用创造了条件。

      项目组的刘声义负责大锻车间内所有线路改造。看起来工作不多,工作量却很大。可供他调度和安排的只有维修组和起搬组的员工,且要完成自己和部门的正常工作。比如,要把厂房内的旧设备搬出,要清理现场;供应方要进入车间安装设备,他就要提前将吊车进出车间的道路和钢板铺设好,反反复复需要很多次;要按照时间进度安装水电气,安装好压缩空气管道、循环水管道、从电源到配电箱的管道,要联系备件、电源线、电源拖链、电源滑阻线……后期还要负责土建部分的现场监理。事情多且繁杂,刘声义从项目开始实施到现在,几乎每天都是早上不到七点半就上班了,晚上六七点之后才回家。因为忙,因为着急,刘声义难免会急躁,有时说话的声音就高了一些,导致一些员工不理解。但刘声义气归气,工作却是丝毫不会懈怠。

      虽然许多工作都在井然有序的推进着,但由于这个项目是华夏阀门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大家还是缺乏经验,特别是在土建施工方面,没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理,施工单位没有时间进度表,造成现场无人协调,工作进展不利。领导小组发现现场的异常状况后,立即请来专业人士现场负责,使情况很快出现好转;闲暇时喜欢拿着图纸去现场查看的张荣生发现,某设计院所作的设计方案在行车空间的高度考虑不够,造成今后大车进入厂房调运高度受限,就及时与设计单位协调,对炉子和液压站位置进行调整,保证了厂房安全和使用方便;按照惯例,8吨自由锻的生产厂房通常应该在800—1000平方米,除了安装设备,还要设置原材料区、成品区、工装区和休息区。而锻热制造部现有的老厂房仅400平方米左右,要在这么狭窄、紧张的场地里安装下160吨重的8吨自由锻、33吨重的5吨操作机、40吨重的取料机等几个大家伙,还要保证能够正常操作,这让张荣生操碎了心。在建筑施工专家的指导下,他先后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10余次的方案更改和调整,终于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了最优的布局,确保了8吨锤设备的土建施工安全。

      这是华夏阀门不能忘记的4个时刻:

      2010年12月1日,3.15吨模锻锤从原址顺利起拔;

      2011年1月25日零点17分,8吨锤地基坑首次浇注;

      2011年3月10日,8吨锤底砧安装完毕;

      2011年5月18日,华夏阀门发展上最重要的里程碑的日子——8吨锤项目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

新设备为公司插上腾飞的翅膀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随着8吨自由锻设备的投入使用,华夏阀门专业设备方面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设备的升级换代,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档次与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公司的形象,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对于加快和促进华夏阀门的健康快速发展,创建华夏品牌、扩大出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公司针对新设备开展的技术、业务培训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公司希望员工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尽快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使用好、维护好新设备,充分发挥新设备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们看到了,在华夏阀门在引入新设备的过程中,注意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将设备的引进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紧密结合,使新设备成为推动公司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创新飞跃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我们坚信,新设备将使华夏阀门如虎添翼,在宽广的市场的天空里翱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