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阀门网讯】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不少龙头企业“戴着口罩抓生产”,在一手抓生产的同时,一手抓好疫情防控,努力争创“无疫企业”,九牧集团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疫情期间,九牧集团的生产线一直在有序运转着。
“今年一季度,我们已超额完成生产任务,销售同比增长35%。”九牧集团相关人士表示。
技改、扩产不停歇
自动化的机器设备高速运转,生产线上工人戴着口罩忙碌不停,来回穿梭的叉车赶着装卸货物……走进九牧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整洁的生产线上,智慧化的生产设备不断将卫浴产品生产出来,从原料精制为成品,再到出库的生产全链条。
智慧生产场景的背后,是九牧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的成果。今年一季度,九牧技改投入达3.14亿元。
本地疫情发生前,全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疫情。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九牧提前将生产设备运送至九牧工业园区,甚至将设备技术人员提前请到了园区。“我们设备都是来自其他地区,担心当地如果发生疫情人员过不来,就提前让他们先过来了。”九牧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九牧的提前谋划,确保了在疫情期间技改和扩产的顺利进行。
九牧对疫情的研判并不止于此。综合周边以及全国的疫情形势,九牧的销产供管理中心做足准备,根据现有产能,提前储备了一个月的原材料,保证了疫情期间生产“不断档”。
事实上,这三年来,九牧早已形成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并融入日常工作环节。记者了解到,平常,九牧员工每天会通过公司的疫情健康管理系统“健康打卡”。该系统与全国中高风险地区联动,能够及时统计员工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
创新制定核酸采样卡
面对3月突如其来的疫情,九牧取得了一季度销售同比增长35%的良好开局,这离不开九牧和南安经济开发区疫情防控办所实施的精准疫情防控措施。
3月13日疫情初露端倪,南安经济开发区疫情防控办快速行动、精准指导,九牧集团党委领导快速响应,在党委书记林孝发的亲自指挥下,第一时间成立九牧集团疫情防控指挥部及工作小组,由开发区派驻防疫专员,并在南安市入企“三员”的指导下,全面统筹公司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让生产线“火力全开”,成为九牧的一道考题。记者了解到,位于南安经济开发区的园区,就有6000多名员工。为了能够做好闭环管理工作,九牧将企业周围的大部分酒店、公寓租了下来,免费给员工使用。每天上下班时,九牧还派专车接送员工上下班,确保员工做到“两点一线”,为打造“无疫企业”奠定了基础。
疫情发生后,南安经济开发区主动跨前服务,把核酸采样点搬进企业,在九牧组织了10多轮核酸采样,最高效率达到3小时完成6000多人的核酸采样工作,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我们在每一轮的核酸采样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采样流程。”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科负责人陈伟强告诉记者,九牧集团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过在排队上减时间、扫码上减等待、采样上增效率、管控上增卡口、保障上增服务等模式,保证高效、有序、圆满完成核酸采样。
同时,在进出管理上,九牧运用精益目视化管理原则,创新制定核酸检测凭证卡,快速辨识是否参加核酸检测并符合公司疫情防控政策可进入厂区人员。“九牧根据不同的厂区、不同的核酸检测时间,制定了不同颜色的核酸检测凭证卡,确保了核酸采样不漏一人。”陈伟强介绍。
防疫保供两手抓
在保畅通方面,疫情期间,九牧成立了供货保障专项小组,小组人员深入了解上下游供货能力、物流保障等细节,专项处理供方货物通行以及车辆、人员协调等事项,确保防疫保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因疫情防控需要,疫情期间泉州各区域陆续发布交通管控通告,物流车辆往来受限,面临运输难题,同时也给生产和按期交货带来巨大挑战。
保障专项小组安排专人专项主导配合通行证申请,协调相关单位联合市工信局进行异常处理,共申请通行证2000多次。
为及时协调生产及发货,保障专项小组紧急召开视频协调会议30次,涉及100家供应商。针对封控区物资,采取“集中物资,多量少次”策略,协调车辆并成功转移货物共120批次;预估物料使用周期及供应情况,紧急二开供方10余家,涉及物料300多款;匹配各部门需求,紧急协调车辆资源400多次。
为保证九牧产品如期交付,在严格按照疫情管控标准下,车间马不停蹄忙生产,物流车队整装齐发,产品有条不紊发往全国各地。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疫情期间,九牧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倍努力,保持企业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取得了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双胜利”。(据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