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8家泵与电机规上企业,40%以上水泵全国产量占比,340.42亿元规上工业产值,40余载光阴绘就了全国最大泵业产业基地的波澜壮阔,也坐实了温岭作为全国泵与电机产业领跑者的地位。 泵阀(泵业)产业大脑是高效率数据感知、多场景融合应用、全链条迭代升级的智慧大脑,通过融合产业侧和政府侧数据,贯通生产端与消费端,加速生态链和要素资源汇聚,为泵与电机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仓储物流、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将离散的产业治理转变为产业链综合协同治理,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强大合力。
该产业大脑被列入了全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揭榜挂帅”名单。

目前,
泵阀(泵业)产业大脑
已陆续上线14个应用,
其中包括水泵远程检测、
高效水力模型等10个企业侧应用、
“四链提升”等4个政府侧应用。
同时,温岭还引入华为、阿里等生态伙伴,实现多维业务融合、多元协同共创,推进产业大脑的常态化发展和长期性迭代升级,持续撬动泵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大脑平台有很多的功能,目前我们最期待的就是集采平台和交易平台这两个功能,它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更便捷地找到供应商资源和客户资源。”作为温岭泵业企业龙头,利欧浙江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湘兰介绍,利欧浙泵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企业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目前,利欧正在将企业已有的数字化平台与泵阀(泵业)产业大脑进行数据对接。
而作为温岭中小企业代表,浙江澳滨泵业有限公司则是早早收获了产业大脑的红利。 “不用自己专门招聘水力模型领域相关人才,也不用购买软件,通过平台就能把所有参数模拟计算出来,不仅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难题,而且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其研发部门负责人陈立告诉记者,公司连接泵阀(泵业)产业大脑平台后,通过其中的高效水力模型智能共享平台,和江苏大学流体机械温岭研究院有了更深度的合作。如今,他们自主研发的低碳节能型冷凝管道泵产品已顺利完成流体模拟试验工作,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能为企业增加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 高效水力模型应用有相似设计、产品列表、设计师列表、参数设计这四项功能模块,企业可通过输入流量、扬程、转速等关键数据,自动比对数据库中已有内容,跳转出适合的水力模型。企业也可通过参数设计在平台上进行个性化需求定制,需求内容将转送到学院专家手中,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对接。目前,该应用已完成30套水力模型的开发,可节约企业90%以上的研发成本,研发周期缩短10%以上。

“围绕‘四链’协同发展,我们打造‘四链提升’应用。目前,泵业产业链图谱已梳理全域产业节点209个,收录全国企业67490家、泵业人才21029人、国内外技术专利21656项,分析短期内重点发展产业节点6个,相应收录补链企业150家。”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归集数据—贯通数据—分析数据—引用数据—共享/开放数据”的全链条管理闭环,实现了产业业务、数据、系统“三贯通”,进一步推动泵与电机产业竞逐数字经济赛道,推动产业集群向千亿级迈进。